喜报丨研究院多项成果荣获2025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技进步奖及技术创新奖
2025年10月13日至15日,“中国钢结构协会第九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25中国钢结构大会”在广西南宁举行。会上揭晓并颁发了2025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。其间,由北京科技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,清华大学冯鹏教授主持,我院岳清瑞教授、胡黎俐副教授、刘晓刚教授、赵晓青博士、朵永玉博士作为共同完成人所完成的项目“复合材料(FRP)提升复杂环境下钢结构性能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”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;我院海乐天副教授主持完成的项目“结构钢材循环软硬化理论和高性能钢结构低碳应用关键技术”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。以上成果在钢结构性能提升与绿色低碳方面实现了原创性突破,为推动我国钢结构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。

特等奖“复合材料(FRP)提升复杂环境下钢结构性能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”
项目组团队代表合影
项目名称:
复合材料(FRP)提升复杂环境下钢结构性能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
主要完成单位:
北京科技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、广西大学、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、西南科技大学、河海大学、同济大学、连云港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、卡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主要完成人:
冯鹏、岳清瑞、胡黎俐、刘晓刚、赵晓青、张龑华、柯璐、贾彬、王海涛、李传习、高红帅、杨勇新、强旭红、李荣、甄伟、罗仕刚、肖水晶、朵永玉、南洋、姜旭

一等奖“结构钢材循环软硬化理论和高性能钢结构低碳应用关键技术”
项目代表上台领奖
项目名称:
结构钢材循环软硬化理论和高性能钢结构低碳应用关键技术
主要完成单位:
北京科技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、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(集团)有限公司、重庆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上海上实北外滩新地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、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
主要完成人:
海乐天、包联进、吴宏磊、薛暄译、班慧勇、王彦博、季俊、赵鹤、朱博莉、陈洪兵、王能、代鹏、郭江然、丁鲲、吴晓风
此外,研究院刘越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项目“安罗黄河大桥钢-混凝土组合结构建设关键技术与应用”,田源副教授、许镇教授、顾栋炼副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项目“复杂大跨度建筑结构多灾韧性分析理论与性能提升关键技术”,赵鹤教授、陈洪兵教授、郭江然博士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项目“钢-混凝土复杂综合体结构地震灾变机理与性能提升技术”,陈洪兵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项目“含钢结构腐蚀环境智能诊断与锈蚀病害预防性维护”亦在本次评选中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;徐刚博士、海乐天副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的项目“大型厂房钢结构数字化安装关键技术”获得技术创新奖。学院教师在本次评选中累计获科学技术进步奖18人次,获技术创新奖2人次,充分体现了研究院在钢结构、钢-混凝土组合结构、建筑结构韧性提升、结构智能诊断与维护等方向的持续创新能力与学术影响力。
中国钢结构协会简介
中国钢结构协会,英文名称:China Steel Construction Society,英文缩写:CSCS。协会成立于1984年6月,是由钢结构相关企事业单位、科研院所、高等院校、技术专家等组成具有法人地位的全国性社会团体。专业范围涉及冶金、建设、石油、化工、机械、船舶、电力、铁道、交通、航空等领域,团体会员3000余家。协会登记机关为民政部,业务接受国资委指导。协会通过民政部社会组织AAAAA等级评估。

